對鍋貼的回憶,是國中時代,學校附近一間7-11前的小攤子,我跟同學總是在香雞排和鍋貼攤兩邊輪流吃,當時的鍋貼就是包成這個樣,兩邊不捏合。




至於煎餃,我覺得是餃子用煎的,這是我個人的定義。

我小時候很愛青溪國中附近的煎餃攤,早餐和下午茶時間都有推出來賣,如果遇到還沒出爐,就要稍等。我很討厭一些攤販拿炒餃子當作煎餃,我有一次在桃園舊遠東附近買煎餃,看到老板把水餃丟到水裡煮,煮熟後再丟到旁邊的平底鍋炒,當下我差點想落跑。但最後還是硬著頭皮買單。

我記得是去年吧!去小玉米的爸媽家包水餃,當時他們把破水餃皮包來做煎餃,當時我覺得煎餃比水餃更得我心。

過年大陸北方人會吃水餃當元寶,這次我也應應景,吃煎餃的親戚,鍋貼,當作元寶通通吃下肚。期待今年發到底啦~




食譜參考:Harumi's Japanese Cooking/Harumi Kurihara

原食譜的份量比較少,只有12顆鍋貼,於是我份量直接乘上四倍,然後依照個人喜好增減材料。

材料:::(約48顆的份量)

去殼蝦 1磅(原食譜2磅) 去泥腸 一半切丁/一隻蝦切四小塊 一半剁泥
豬絞肉 1磅
清酒 4大匙
鹽、胡椒、糖
薑泥  4小匙
雞高湯 8大匙(我省略)
玉米粉/地瓜粉/太白粉 4小匙
韭菜 2oz(原食譜8oz) 切末
麻油 4大匙(餡料用)
水餃皮 48張
煎鍋貼的油
熱水
麻油 4大匙(鍋貼起鍋前用)

作法:::

1.混合蝦肉和豬絞肉,攪拌到均勻融合加入清酒、鹽糖胡椒、薑泥和高湯,繼續攪拌最後加入玉米粉,攪拌到黏稠。
2.加入韭菜和麻油,將餡料包在水餃皮內,水餃頂端黏合即可。
3.用十吋平底鍋,一次煎約12顆,油燒燙放入生鍋貼,底部煎上色後,放入1/3杯熱水,蓋上鍋蓋煎約5分鐘,開蓋讓剩下水氣蒸散,淋上1大匙麻油,讓鍋貼底部煎更脆,即可起鍋。




其實這款鍋貼味道很夠,不一定要沾醬所以我直接拿lingling煎餃附贈的沾醬來用。




我刻意把多數的蝦肉切成塊,所以每顆鍋貼幾乎都可以吃到兩三塊蝦肉,吃起來很滿足呢!而且我還刻意減少一半蝦肉,吃起來還是很飽足。另外韭菜我沒那麼愛吃,而且多吃會脹氣,所以我也刻意放少。




SLC的捧油們,下次也一起來包水餃,可以煮可以煎可以蒸,邊包邊吃吧!




Ps 小眼隔天請他同事(北方人)吃一顆,他說這鍋貼很牛,可見這食譜真的還不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