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十年真的過的好快,過去的他們對未來充滿夢想,有人想當棒球明星、有人想當藝人、有人想學美工繪畫、有人愛說話所以想當導遊或主持人、有人成績好但壓力大,這些孩子如今都長大了,到底他們的夢想還在嗎?他們是否朝著夢想邁進?



以下這部紀錄片,分享給我周遭的朋友,希望大家不要忘記自己、不要忘記初衷、不要害怕壓力、能忍受曖昧不明。


教改十年
大學升學率高達90%
大學畢業生人數成長3倍
研究所數量成長3倍
補習班成長了5倍


教育部長換了6位


***


10年前,台灣的教改議題風起雲湧,天下雜誌策劃了一個專題─拍攝教改專題紀錄片。那時,他們採訪了一些小朋友,談到他們當時求學的狀況,也談到未來,談他們的理想抱負。10年過去,現在呢,天下雜誌又花了一番功夫,把這5個小朋友一個一個找出來,看看他們現在都在作什麼,最主要當然他們都長大了,各自也有不一樣的人生,而中間這10年,其實他們的教育經歷,對他們的人生造成什麼樣的影響呢?

10年前,花蓮太巴塱國小棒球隊的小朋友,每個都希望像陳義信一樣,成為知名職棒選手,他們願意接受嚴格訓練。其實能加入棒球隊就夠神氣了,光是下課後練習時,其他同學們羨慕的眼神,讓球場上的小選手們,更顯得意氣風發。1996年,林宏明:「我長大想當一個棒球國手,我爸爸也很支持我,可是我媽媽一直在叮嚀我,想當一個棒球選手,也要把功課念好。」

10年後的林宏明,這天重新拿出當年天下拍的錄影帶,自己幾乎忘記當時說過的話,也讓太太看看小時候的他。太太看得津津有味,但長大後的林宏明,倒是一臉嚴肅,甚至有點不自在。當年號稱最喜歡棒球的林宏明,後來並沒有繼續打棒球,現在在林口一家染整廠作領班,23歲的他,已經有2個小孩,一個5歲,一個3歲。林宏明:「小時候被訪問的時候喔,說那個是夢想嘛,還小嘛,說夢想,是夢,長大以後不曉得了。」

其實過去10年,他勉強國中畢業,之後唸美容美髮科,才3個月就休學上台北,好一段時間,到處打零工,直到這幾年當完兵,找到染整廠工作,生活才漸漸穩定。林宏明:「我打球算是打到國二啦,國二那個時候還蠻正常的,國三的時候經常蹺課,然後被教練踢出球隊,那時候愛玩,那時候就開始叛逆起來,那時候對棒球的心已經不見了,已經沒有了。」

回憶國三開始蹺課,在家裡睡覺混日子,到後來經歷結婚生子和當兵,林宏明說現在他總算有穩定的工作,和賴以謀生一技之長。現在的工作和生活,林宏明覺得滿意,除了還是會收看王建民的球賽轉播之外,他已經不會特別留戀小時候的投手生涯,當初跟他一起練球的同學,也有現在誠泰投手張賢智,只能說每個人際遇不同。

那段無憂無慮,只有夢想的時光已經過去,眼前林宏明有未來的日子要過。記者:「現在的夢是什麼?」林宏明:「好好賺錢,好好賺錢就好,我不會去想什麼夢,就好好賺錢,把小孩子養大,生活過好一點,把他們供養到不要像我以前那樣就好。」記者:「你以前哪樣?覺得以前不好嗎?」林宏明:「翹課,愛翹課,所以要小孩要讀書喔,嗯,要讀書!」

1996年,彰化原斗國中二年級莊雅竹:「我希望我未來當一個藝人。」記者:「你很喜歡這方面?」莊雅竹:「對,因為當他們在舞台上,受觀眾的敬愛喜歡啊,這樣子讓自己感覺很快樂。」

那時候的莊雅竹,算是彰化鄉下孩子,國中二年級的偶像是孫淑媚。莊雅竹:「可能小時候會覺得說,當藝人很光鮮亮麗吧!可是現在完全不這麼覺得,現在覺得平凡是最重要的。」10年後的莊雅竹,正在台北科技大學唸研究所,老早就放棄作藝人的念頭,現在念的是建築。莊雅竹:「我小時候就一直覺得,好像都沒有見過什麼世面,不知道外面是什麼,會一心一意地想說上大學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人生一定要念大學。」對鄉下地方的孩子來說,升學是走出井底世界唯一的窗口。

國中的莊雅竹,在父母的期待下,每學期繳2萬元補習費,展開無止盡的課後補習生活,晚上也經常熬夜唸書,這是許多台灣國中生共同的寫照。其實她個性活潑愛耍寶,國中繁重的課業,多少限制了她愛玩的心。莊雅竹:「我覺得國中很痛苦,我現在每次想到都是,隔著玻璃窗,然後看著夕陽那麼大,可是我還要在這裡上第8節,肚子又很餓,有時候同學幫我們買包子,買完一吃就很想睡,又要上課就覺得很煩,下完課,衝出去吃個麵,又要補習,覺得人生好痛苦啊!」

國中名次比國小落後許多,只好拼命補習唸書拼命追,好不容易考上了還不錯彰師附中,她卻又發現同學們更厲害,這回她更跟不上了。莊雅竹:「每次都倒數五名,1年級的時候,不過那種生活也滿快樂的,因為進步空間很大,同學也不會把我視為敵人,反正你永遠在後面。」總算獲得的快樂,讓她在高二選擇高職制度,走入技職體系,沒想到反而有機會考上科技大學研究所。對她來說,這段路的波折,以及教改後新制度的開放,提供給她多元的選擇,和人生新的出路。這10年過去,莊雅竹從技職體系繞了一圈之後,反而渴望學習,在感興趣的建築科系上,能夠開心學習。





10年前的張明豪,同樣是鄉下孩子,相較之下野心不大,只求平平順順唸畢業,希望未來有穩定的生活。1996年,張明豪:「我們家從很久以前都是種田,就沒有人有比較高學歷的,就沒有高階層的,所以我父親希望我做一個公職人員。」



他從小就聽話,知道家裡的期待,儘管和內心自己的願望不一樣。1996年,張明豪:「我未來希望作畫家。」記者:「為什麼?」張明豪:「興趣,但老師好像不希望我花那麼多時間在畫圖,多下一點時間在課業上這樣。」

張明豪:「我本來是想選繪畫,就是美工科,也是廣告美工設計之類的,後來是我姐是念美工的,現在她那時候已經2年級3年級,她跟我說不要念那個不好,因為男生來說,以後出路很少,結果她幫我選機械科。」長大了的張明豪,選擇的果然還是家人安排的路。國中畢業後他進入中州技術學院機械科,也一路從五專二技讀到碩士,他說自己是漸漸喜歡上機械的。張明豪:「那時候是五專分發嘛!到台中那邊分發,我志願卡其實是我姐幫我填的,我連看都沒看。」

張明豪:「如果沒有學歷,也許一輩子都找不到工作,因為現在競爭越來越強。我覺得那時候是很茫然,不會去說對未來會有什麼憧憬什麼的,走一步算一步,我今天上課,上課就這樣,也不會想說未來我會怎樣怎樣,那時候不會有很強烈那種想法,是現在才會慢慢才會有。」



10年來張明豪一樣幫家裡的忙,他的個性也一樣隨遇而安,即使機械研究所畢業了,10月底剛退伍,2個禮拜之後就結婚,工作還在找,問他為什麼這麼年輕結婚?他說沒什麼,就是想先成家再立業,不想北上大都市,喜歡留在彰化,他說20歲以前陪家人,20歲以後希望多陪太太,過去10年讀到研究所的教育,對張明豪來說,雖然沒有熱情,但期待帶給他平穩的生活






另一個場景則在台北縣福和國中,10年前這是一個有創意的教改實驗,台北縣教育局和民間教改團體,共同選定福和國中,開辦的現代教育實驗班,強調小班制、不體罰,不密集考試,開放自主的授課空間,採取突破傳統的學習模式。

在10年前這樣的教學方式,和其他國中班級很不一樣,賴茹君是20多名學生中的一個。賴茹君活潑大方,10年前她清楚知道自己,?什麼要上這個特殊的班級。1996年,賴茹君:「教育實驗班,就是盡量不要讓國中生感到那麼大的壓力,不要讓那些考試來影響國中生,讓國中生沒有一個快樂的童年,因為人只有一次嘛!」那時候的她充滿自信,相信這個教育實驗,在她身上會成功。

當初那個大教室的實驗,其實只辦了2年,因為注重快樂學習,不強調升學導向,在家長老師們的質疑下,就在賴茹君升國三那年,實驗班決定暫停,卡在新舊制度中的賴茹君,必須用國三1年追趕3年功課。賴茹君:「如果真的要說,是誰讓我們失去競爭力的話,那我覺得是自己,就是我們太沈浸在快樂的環境裡面。」

國中畢業後,賴茹君先是考上高職廣告科,因為對美術沒有概念,休學再重考高職,今年剛從景文技術學院餐飲管理科畢業,晚上打工,白天則正在找工作等消息。回憶往事,她覺得或許當年,一心嚮往的快樂國中生活,太沒有壓力了吧!賴茹君:「在壓力背後成長的是,別人看見無限美好的未來,是別人羨慕的眼光,但是在我們自由自在生活背後,我們得到的是經驗,可是我們卻失去了一些可以炫燿的才能。」

畢業找工作期間,最近她暫時在台北郵政處理中心打工,個性開朗樂觀的賴茹君說,雖然當初教育單位只做了2年實驗,甚至被他們被視為教改白老鼠,但她說當年班上還是有人考上北一女,每個人後來的發展,不完全是實驗班的問題。賴茹君:「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我當初多聽一點點媽媽的話、老師的話,真的,讀書對你是好的,真的考上好的學校,你會學到比較多的東西。一個什麼的文憑,對你是有幫助的,可是你沒有長大,你不會知道這些都是真的。」10年過去了,她還是個話匣子一開停不下來的女孩,有些體會,有些懊悔,像過去一樣,她還是願意大方分享自己的經驗。

10年前唸台北市中正國中的張瑜珊,是大家公認的好學生,總是睜著大眼睛認真聽課,有時也戴上近視眼鏡。她唸的學校是公認的注重升學的國中,這時候的她,在意分數,擔心自己考不上北一女。

她來自一個重視教育的家庭,爸爸是會計師,母親是資深公務員,在行政院上班,強調開明輔導的教育方式,不過張瑜珊承認,自己的國中生活充滿壓力。她說從小大家都說她是好學生,使她有持續做好學生的壓力,她必須盡力,不辜負大家的期待。10年前的張媽媽,其實很擔心女兒要求完美的性格,即使女兒優秀,家長也刻意栽培,但不贊成補習,去佔據孩子更多時間。沒補習,自己肯用功,張瑜珊承接父母和外界的期待,當年的她壓力大到幾乎沒時間思考,將來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10年後再找到她,當時果然不意外地考上北一女,3年之後唸了台大資工系,大二轉唸美國伊利諾大學,後來唸到史丹福大學雙碩士,目前人還在美國。透過視訊對話,張瑜珊迫不及待,隔空向父母親報告這幾天的行程。張瑜珊:「這個禮拜五甲骨文的FINAL,下禮拜一e-BAY的FINAL,之後感恩節完的禮拜天飛去西雅圖,微軟的FINAL RUNDOWN…。」當初想當醫生的小女孩,成為美國知名企業積極網羅的對象,這也是過去10年壓力所累積出的成績。

這10年來將女兒栽培到史丹佛雙碩士的父母,其實這個時候,在乎的反而不是這些成就了。 張瑜珊父母:「只要身體健康,因為所有的技術謀生能力,他都應該有具備,我們再來就是,女孩子,人生總是要圓滿,我說人生總是要圓滿,總是要成家嘛!」當初擔心女兒追求完美,太專注課業,現在擔心結婚對象,十年來父母的操心沒停過。而張瑜珊一路從壓力中,走著大家預期的路,正準備迎接人生中未來的挑戰。

莊雅竹、張明豪、張瑜珊、林宏明、賴茹君。當年在鄉下一心力爭上游的莊雅竹,正在台北唸研究所;重視家人意見超過個人興趣的的張明豪,在尋找穩定生活;高度競爭下求學的張瑜珊,正要進入職場學習新的功課;曾經夢想做職業國手的林宏明,則為一家四口認真打拼;當初在制度實驗中成長的賴茹君,仍然樂觀開朗找尋合適的工作。5個人物,5段故事,10年教育,真真切切影響一個個年輕的生命。


資料來源:一步一腳印,發現新台灣   首播 TVBS-N    Sun 22:00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p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