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社記者黃彥瑜新竹市二十一日電)日本建築家安藤忠雄將於明天來台,除獲頒國立交通大學名譽博士,替交大美術館動工,還將參與「交通大學美術館之設計與願景座談會」。預計暢談他對交大美術館設計理念,新文教建築對交大及台灣環境的影響,台灣文化與藝術典藏的重要性以及對亞洲文化發聲的期待。
交大表示,今年六十多歲的安藤忠雄不是建築科班出身,他原是一個拳擊手,最高學歷為高中畢業,對建築的基礎認識是藉由函授學校自修,卻是日本建築師最具世界知名度的一位,在日本的地位崇高,每有作品出手就引起世界建築圈的矚目。
交大指出,安藤運用清水混凝土、木頭、鐵件,藉由形塑空間迷走性的特質,引進自然光影、風、聲音及植物等自然條件,顯現藉由建築基本元素的手法所表達將建築與土地鑲嵌的形式,在後現代與解構主義大行其道的今世,更顯清流。
目前分類:公佈欄 (138)
- Aug 21 Mon 2006 22:02
安藤忠雄明來台 獲頒交大名譽博士舉辦論壇
- Aug 10 Thu 2006 22:21
濃濃東洋味 偶像劇愛取鏡
記者王以瑾/台北報導.攝影
「北海道」及「東京」,是菁桐人對當地礦場職員宿舍的稱呼,這一群位於白石腳的日式建築,原本有30多間,耐不住歲月摧殘,大部分的建築都已毀壞,受幽靜的日式風味所吸引,此區已成為偶像劇拍攝的熱門地點。
菁桐白石腳的礦場員工宿舍,是在民國27年前後所建,台陽公司為了安置旗下員工,而在此地大興土木,興建了大約30多棟日式房舍供不同層級的員工使用,由於整個區域充滿濃厚的日式風情,菁桐人遂以日本地名稱呼此地,菁桐礦坑旁供台籍工頭居住的區域稱為「北海道」,而礦場場長及高級主管居住的區域,包含台陽俱樂部,也就是當地人稱的太子賓館一帶,則稱為「東京」。
沿著緩坡開發興建的白石腳員工宿舍區,與狹小的菁桐老街是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幾棟日式房舍隱身在綠樹成蔭的庭院中,河水淙淙地流過,岸邊野薑花正吐露著芬芳,踱過民生橋,迎面而來的是段上坡道,這兩棟私人住宅正是「流星花園」與「貧窮貴公子」的取鏡地點,目前也開放做民宿,續往前行,繞過住宅圍牆,在礦場場長宿舍前是段石階梯,黑瓦平房、石階梯,如果此時出現一位穿著和服的女子,你可能也不會太過驚訝,置身此地彷彿時空錯置般,走入了50年前的日據時期。
- Jul 01 Sat 2006 11:33
高第建築藝術展The Architecture Art of Gaudi Exhibition
活動日期:2006-07-21 ~ 2006-09-10
高第:才華洋溢、創意無窮的建築師。進入天才建築師高第的世界,你會見到他個人特色強烈的建築風格,豐富且多元,作品如夢幻童話般帶有神秘的奇想色彩。他建築設計從阿拉伯的東方風格到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的本土意象,從哥德式到新藝術甚至新工藝,從繁複的裝飾性到自然簡約的實用風格,汲取各派菁華,創新成為他的建築語言。散見在西班牙巴塞隆納大街小巷中的作品,經常可以見到造形優美的鍛鐵;更常見到陶瓷、玻璃、碎石等彩色材質鑲嵌,舉目一望都是一個驚奇,造訪過的人都會讚嘆不已!
票價:全票160元‧優待票120元
資訊來源:http://www.yatsen.gov.tw/chinese/activity/show.php?id=2254
- Jun 30 Fri 2006 12:30
《衛報》票選「最佳50 部小說改編電影」
1. To Kill a Mockingbird 梅崗城的故事(1962),導演Robert Mulligan;原著Harper Lee《To Kill a Mockingbird》
2. 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飛越杜鵑窩(1975),導演Milos Forman;原著Ken Kesey《One Flew Over the Cuckoo's Nest》
3. Blade Runner 銀翼殺手(1982),導演Ridley Scott;原著Philip K Dick菲立普狄克《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
- Jun 27 Tue 2006 17:11
2006第二屆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建築體驗營」
- Jun 24 Sat 2006 23:04
「慢SlowTech」專家導覽
不同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從各自擅長的角度解析,多向度的思維及閱讀展覽方式,令人驚嘆當代藝術的駁雜及豐饒特性。
7/02袁廣鳴(「慢」策展人, 藝術家)
7/09黃茜芳(資深媒體工作者)
7/16鄭美雅(當代藝術館展覽組助理研究員)
7/23陳泰松(藝評家)
7/30吳宇棠(藝術家)
8/06孫立銓(藝評家)
- Jun 24 Sat 2006 22:47
「慢SlowTech」講吧
永無止境的跨界域探索和追尋就在MOCA Talking Bar!本期「速度相對論系列」中,邀請了對生活、生命各有領悟和堅持的創作者、作家和專業工作者,暢談各種生活軌道的律動光譜。
地點:當代館2F視聽室
時間:03:00-05:00pm
辦法:憑當日門票免費參加,自由入座。
「速度相對論」系列
生活,如果宿命是要有「慢」有「快」,步調因此徬徨無措,我將怎樣去調整生命的發條?
- Jun 24 Sat 2006 22:46
「僈SlowTech」專題演講
精闢的見解,獨樹一幟的議題,由專業藝評家及藝術理論工作者引領,展開一場場深入展覽內外及核心的精彩對話。
第一場:另一種速度─談「慢」的策展理念與參展藝術家及作品
主講:袁廣鳴(「慢SlowTech」策展人, 藝術家)
時間: 6月25日(日)04:00-06:00pm
第二場:走進女性藝術家的身體 / 扮裝藝術世界
- Jun 19 Mon 2006 01:10
聲音的痕跡---影像vs音樂影展
*影展簡介
潮溼的聲音
看過塔可夫斯基影片的觀眾應該都很熟悉那種視覺上和聽覺上濕淋淋的感覺,潺潺的流水聲、從天花板垂落而下的水滴聲、牛奶傾倒的聲音…。尤其是《潛行者》裡,劇中人物在找不到心目中的樂土,絕望無助之餘將石頭丟進井裡,他似乎在期待測出水井深度的回音,可是感覺上像是過了一世紀才聽到那一聲來得出奇慢的回音,又過了幾秒(永遠是一世紀),再度傳來一連串更為虛無縹緲的撞擊聲,然後更遠…更遠…。經過無數年後,每次想起塔可夫斯基,仿佛都聽到那陣遲來的回音,那陣不斷延遲、遠佚的絕響。
凡是看過布烈松《慕雪德》的觀眾也不會忘記,慕雪德在慘遭蹂躪、身心具疲地回到家裡時,面對垂死的母親和嗷嗷待哺的弟弟,沒有人可以訴苦。為了溫牛奶給弟弟喝,先是在父親的口袋中找不到火柴,她輕輕地將奶瓶靠向胸口,想用身體的溫度去使牛奶溫熱。我們仿佛聽到她心的吶喊,但是沒有,悶聲飛行,哭泣聲掉進我們最深的裡層,直到永遠。結局時,身為虔誠教徒的布烈松讓她一試再試,終於得以投湖自盡。就像布烈松所有的影片一樣,慕雪德沉默得宛如是來自默片中的人物,但卻身陷在細碎綿密得近乎超現實的現實聲響之中,與視覺上貧脊的生活現況相比較,聽覺上強烈地錯格與不對應,每每將觀眾的聽覺引向最私密、最孤獨的緊張狀態。
喜歡小津安二郎的「影癡級」觀眾一定也有經驗,情緒上對小津所塑造日本消失中的安詳社會氛圍傾慕不已,理智上卻抗拒熟悉的肥皂劇情節,因而經常強忍著淚水偷偷地喜歡影片,最後常在火車的汽笛聲中淚水潰堤。只是很快地,令人傷感的影像很快地就在淚水與裊裊黑煙的引領之下變得模糊。小津對聲音的運用是既老套又精準到令人不知所措,因為他從不緊抓著觀眾不放。例如在《東京物語》的結尾,我們看到剛失去妻子的老父獨自在家,此時童謠歌聲出現、火車的汽笛聲響起,緊接著老父搖扇的畫面、渡船的汽笛聲響起、最後在音樂聲中「終」字出現,瞬間把觀眾遠遠地拋到雲端。我們這才突然發現,在結局帶著強烈被遺棄感覺的,竟是觀眾自己。
- Jun 13 Tue 2006 23:55
失眠等於睡著
【外表坊時驗團】第13號作品
23,000,000人(台灣總人口數) × 25%(失眠率) = 5,750,000人(失眠人口數)
5,750,000人 × 2,500kcal(每人每日所需熱量) × ( 3hr(失眠時) ÷ 24hr(一日) ) ≒ 1,796,875,000kcal(台灣每日失眠總能量)
1,796,875,000kcal ÷ 860kcal/kw-hr(1度電最大熱能) ≒ 2,089,390度 = 2.08座核四電廠發電量
每夜,台灣島上的失眠能量總和,是兩座核能發電廠。
- Jun 13 Tue 2006 23:49
慢Slow Tech 2006/6/24 ~ 2006/9/3
Hey girls 一起去吧!!
***
「此地不再,一切都是此時此刻。」(L’ici n’est plus, tout est maintenant)
保羅‧維希留(Paul Virillio)
- Jun 08 Thu 2006 12:02
Lecture concert, Brazil

「足球大國」、「咖啡王國」,都是巴西給人的印象!風情萬種的她不只擁有伊帕尼瑪美麗的沙灘、酒吧、慵懶的Bossa Nova及讓人目眩的嘉年華會,還有充滿現代感的都會景觀、知性的藝術文化及人文科學遺產。
電影「中央車站」中,可以看見即使在困頓的環境中,巴西人們仍擁有拉丁人樂觀及熱情的心,對未來充滿抱負和無限希望。而融合了舞蹈、音樂、宗教儀式、搏擊,甚至雜技表演元素的Capoeira,這項非裔巴西人傳統的藝術,似乎表達出打破巴西的蓄奴枷鎖。
黑盒子講座今年夏天,將顛覆您對巴西的刻板印象,從不同的角度,由三位達人的對談,以旅行者而非觀光客的觀點來認識巴西,一遊這熱情四射、包羅萬象的拉丁美洲第一經濟大國。
對談:
音樂/賀照緹、藝術人文/鍾喬、城市空間/康旻杰
- Jun 02 Fri 2006 12:37
BenQ真善美獎--2006數位感動創意大賽
- May 31 Wed 2006 13:43
Lecture concert, Moscow & St. Petersburg

有位俄國詩人說:「凡是到過莫斯科的人,就算已經認識了俄國」,莫斯科是俄羅斯的首都,也是歷史上最悠久的城市之一。美麗的紅場、獨特洋葱頂設計的東正教堂-聖瓦西里大教堂、克里姆林宮及擁有「地下宮殿」與「地下博物館」美譽的莫斯科地下鐵,都是讓人迷戀不已的文化寶藏。若您對電影「創世紀」中冬宮博物館的美驚嘆不已,那絕對不能錯過素有「北方威尼斯」之稱,6-7月太陽永不西沉的聖彼得堡,它就像是沙皇們的藝術博物館。透過音樂大夫彭廣林、俄籍教授馬良文及建築達人施植明,從音樂、歷史、建築三個角度串連這兩個城市,帶您一次走訪這如寶藏般的國家,不管您是俄羅斯藝術愛好者或是蘇聯軍事迷,都不應該錯過這個難得的機會!
▓對談:音樂暨小提琴演出/ 彭廣林、歷史人文/ 馬良文(V. V. Maliavin)、建築/ 施植明
- Apr 27 Thu 2006 12:09
公共場所男女廁1:5
【中時電子報 】
林庭瑤/台北報導戲院散場時,婦女常在廁所前大排長龍,非常不方便。內政部昨天通過《建築技術規則》新規定,新設電影院、戲院、車站、航空站、學校等人潮多的公共場所,男女馬桶數比例從原本一比二提高到一比五,以改善長期對女性不友善的環境空間。
工作環境提高至一比三
至於辦公廳、工廠、宿舍等一般工作環境,男女馬桶數(大便器)從原本一比二提高到一比三。這項規定即日起開始實施,如果建商不符合此項規定,將無法取得建築執照和使用執照。
- Apr 26 Wed 2006 15:57
2006旅行,在臺北
臺北市政府新聞處 2006/04/17
2006旅行,在臺北——第一屆臺北旅行文學獎徵文比賽
多久沒有在臺北旅行了?
熟悉如家的城市,
如何用旅人的心情來體會?
在臺北旅行,是一種快樂,是一種享受。遊走在臺北的大街小巷裡、濱河臨山處,處處都能發現臺北的美麗與溫馨。現在,由臺北市政府新聞處《臺北畫刊》、臺北捷運公司及聯合報所舉辦的「2006旅行,在臺北——第一屆臺北旅行文學獎徵文比賽」,請將您在臺北旅行的感動化為文字,不管是寫山寫水、還是描述街道巷弄裡的人情冷暖,只要字數在2,000字以內,通通歡迎。
- Apr 23 Sun 2006 20:10
天琴座流星雨
(中央社記者郭美瑜台北十八日電)一年一度的「天琴座流星雨」又來報到囉!台北市立天文科學教育館表示,今年天琴座流星雨從四月十六日開始,二十五日結束,數量最多的時間在二十三日凌晨零時三十分。民眾觀測不需要特殊工具,只要在光害稀少、視野開闊處,睜大眼睛就看得見了。
天文館說,今年流星雨極大期落在二十二日十六時四十分至二十三日凌晨三時,數量最多的時間預估在二十三日凌晨零時三十分,每小時約有十八顆,不過歷史上曾有每小時九十顆的紀錄。
***
我只看過一次流星雨,我記得在我大二的時候。印象中是一個禮拜六,當時我東吳大哥結婚,我去陪嫁。晚上吃完喜宴,馬上從台北搭尊龍趕回彰化,我記得當我回到彰化時,已經凌晨1點了!當天的風很冷,換了褲裝,便出發前往大度山看流星雨。那晚的大度山,很明亮,很美,跟以往的景色完全不同。
- Apr 19 Wed 2006 23:20
萬人嘻哈
- Apr 12 Wed 2006 23:46
拉斯維加斯大馬戲團
- Apr 10 Mon 2006 20:55
50 PLACES OF A LIFETI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