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搬回台灣時不太習慣去菜市場買肉,感覺眉眉角角很多,於是我觀望長達兩個月 XD
直到後來鼓起勇氣買菜市場的常溫豬肉和雞肉後,親自用嘴巴嘗過後發現也沒那麼可怕(明明溫阿目也是買溫體豬阿)。我的意思是,我並沒有買到所謂放室溫發臭的肉,而且肉質也不會比某些有機店差,甚至好。
上圖是我在棉花田買到的軟骨,我忘記是哪個品牌了,但價格是$300/300g。
正當我滿心歡喜打開來,發現肉沒有我想像中漂亮...也沒想像中好吃...不知為何肉好硬
後來趁著要回娘家,請家母幫忙買軟排,一斤$260還是黑豬肉,我一次買兩斤然後請林媽媽先幫忙分裝(一包四五塊),要煮湯解凍一包即可。
我也曾在好市多買過排骨,但肥瘦實在不均勻(偏瘦)。煮湯的排骨還是需要一點油脂才香,但又不能太油,這樣排骨肉沒人想吃。
剛燙好的軟排
排骨燙好搓洗後,再加入冷水煮成湯底,我會在水滾時加入一點鹽巴和米酒,大概煮個十分鐘或半小時再投入其他食材,比如白蘿蔔。
近幾年常有檢討菜市場溫體豬肉的文章,我明白肉品低溫保存比較安全,但為何菜市場豬肉無法取代?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1.客製化的切法(主婦要彈性)
2.能親自挑 當然也能直接嗅聞鑑定新鮮度(主婦不是笨蛋)
3.老闆能提供相關服務(主婦愛服務)
比如你買了品牌豬肉的冷凍豬絞肉,最多只能選擇粗絞或細絞的包裝,卻沒有辦法自己挑一塊肉去絞。其實不同部位的肉絞出來的口感、風味並不相同。
比如買一條豬三層,想去皮去油或切片切多厚,只要吩咐老闆皆能幫你做好做滿。
更別說搶手的豬肉攤也要早早去買,晚去真的沒剩幾塊肉可以挑。
我認為,菜市場豬肉要改善的不是做品牌,其實每一攤的老闆臉都是品牌,真正需要改善的是冷藏運輸以及冷藏販售。
事實上有些攤位已經開始這樣做,但還不夠廣泛。
近幾年的活菌豬門市也是冷藏和冷凍販售,展店速度很快,代表消費者也願意為了肉品安全多花一點錢。
現在除了豬肉片,我會嘗試著跟菜市場攤商購買其他部位的豬肉,也想趁機多學學挑選的技巧,這也是超市沒辦法獲得的寶貴經驗阿~
ps1 軟排不一定是公定名稱,是林媽媽和攤商之間默契的說法。
ps2 我在菜市場買回來的豬肉,如果當天沒有煮一定放冷凍。
- Feb 14 Tue 2017 18:58
菜市場溫體豬vs品牌冷凍豬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